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历史 > 传统文化 > 国学源流 《老子》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五大哲理

国学源流 《老子》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五大哲理

推荐人: 来源: 奋斗学识馆 阅读: 1.02W 次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国学源流 《老子》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五大哲理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热点阅读

  • 1颜值高又甜的国产网剧排名,《镇魂》《芸汐传》都很优秀
  • 2中国十大最新商战剧排行榜,《东方华尔街》值得期待
  • 3十款最新外国小说排名,《我们之间》《使女的故事》值得阅读
  • 4世界十大最感人书籍排名,《老人与海》《巴黎圣母院》非常感人
  • 56本值得一看的自然文学书籍排行榜,《瓦尔登湖》最值得一读
  • 6小说《水浒传》中的五大未解之谜
  • 7英国十大经典谍战剧排行榜,《军情五处》值得期待
  • 8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 9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 10《荀子》简介 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 11学英语必看的大片排名,《美丽人生》《阿甘正传》都是经典之作
  • 12韩国最搞笑的综艺节目排行榜,《无限挑战》《两天一夜》值得肯定
  • 13中国最美大学排行榜 中国十五大环境最好大学排名 选大学必看
  • 14《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冤案”:谁死得最惨
  • 15美国票房最高的十大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英雄》深受欢迎
  • 1610大国产良心剧排名,《三国演义》《大明王朝1566》值得收看
  • 17中国最经典十大宫斗剧排行榜,《甄嬛传》最好看
  • 18中国十大美女最多的大学排行榜,中国传媒大学第一!
  • 19《让子弹飞》片场明星的健康哲学
  • 20中国十大传记电视剧排名,《陈景润》第一,《大宅门》第二
  • 推荐阅读

  • 1中国最经典十大悬疑剧排名,《白夜追凶》、《神探狄仁杰》上榜!
  • 2德国胡塞尔 近代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 3中国十大最火网剧排行榜,《镇魂》第一,《白夜追凶》第二
  • 4中国最受欢迎十大抗日剧排行榜,《红色》第一,《亮剑》第二
  • 5中国最早的古代文学理论著作 《文心雕龙》或成书于公元501
  • 6中国最早的学位制 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
  • 7《水浒传》中改变梁山命运的五大小人物
  • 8世界最早的病理专著《诸病源候论》距今已1300多年
  • 9五本值得一读的中国风绘本排行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必看
  • 10《本草纲目》X久年,溯源古法,传承东方养生精髓要义
  • 11六本值得一读的美学排行榜,《谈美书简》第一,《美学散步》第二
  • 12中国最值得去的滑雪场
  • 13《蔡京传》为何会被被归类于《奸臣传》之中
  • 1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道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 15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里有五个机场
  • 16国内五大女刊排名,《VOGUE》《时尚芭莎》很有权威
  • 17刘向的神学观点 《洪范五行传论》
  • 18中国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 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
  • 19电影中十大最受欢迎的反派排名,《蝙蝠侠》《老无所依》很受喜爱
  • 20中国十大经典腐剧排名,《孽子》第一,《越界》第二
  • 21中国十大最值得去的景点
  • 22世界最亮光源 中国大连光源1秒140万亿个光子
  • 23哲学最早的起源
  • 24十大最具价值ip小说排行榜,《将夜》《凡人修仙传》都是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