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张学良 不仅是撩妹高手还懂生活懂时髦搞文艺

张学良 不仅是撩妹高手还懂生活懂时髦搞文艺

推荐人: 来源: 奋斗学识馆 阅读: 2.42W 次

最近又有好剧来刷屏了——《少帅》!当你还在看着新剧好奇着“少帅”张学良的撩妹技能、风流情史的时候,小编来告诉你:他除了是领兵打仗、撩妹谈情的美男子外,还是一个懂生活有情趣的时髦boy呢!看完下面你就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人生玩家了~

张学良 不仅是撩妹高手还懂生活懂时髦搞文艺

创建中国首个高尔夫球队高尔夫球场也是他和赵四的缠绵之所

即便时至今日,打高尔夫仍属于“富人之间的游戏”,可早在100年前,少帅就不仅能常常玩高尔夫,还拥有了一支高尔夫球队和一大片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是在1916年传入中国的,第二年,张学良正式加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他在那里学会了高尔夫、网球等西方运动。

1920年,张学良在奉天组建了“汉卿高尔夫球队”,这是中国首个高尔夫球队,成员除中国官员外,还有一些英国、法国、美国的驻华大使,从成员国籍和职务来看,张学良当然也是想借助这个运动开展国际外交,这与现在的生意人爱在高尔夫球场上谈生意殊途同归。

1924年春夏之交,张学良奉父命在秦皇岛组建东北军空军。他很喜欢北戴河的怡人风光,但觉得那儿的初级高尔夫球场不尽如人意,于是计划在此兴建中国首个18+1洞高尔夫球场,让中国与这项世界时尚运动接轨。

看到此,还从未去过高尔夫球场的小编情不自禁心升感叹:100年过去了,我居还没能跟少帅玩过同一种游戏……

于少帅而言,高尔夫不仅是一项新兴的时尚运动和外交途径,还是一种泡妞利器。1927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一见钟情。相识后,他俩时常到坐落在西山碧云寺旁的香山饭店高尔夫球场打球。1929年夏,张学良到北戴河避暑,赵四小姐正跟着哥哥、姐姐在北戴河游玩,他俩时常相聚,频频到高尔夫球场打球,度过了一段缠绵时光。

少帅留着大背头,穿着长款短裤、毛背心,打着领带,非常绅士;于凤至留着BOB头,穿着过膝裙、戴着围巾,时髦到爆。

少帅当然也没不忘带着原配夫人耍耍这项时尚运动,下面这张拍摄于1930年的照片,就是张学良与原配夫人于凤至打高尔夫的情景。

在高尔夫运动上,少帅还拥有一项殊荣——开创了中国首个“微高尔夫”球场。何谓“微高尔夫”呢?查阅当年京津旧报,即可约略知其一二。

1930年9月5日,天津《北洋画报》在第十四卷第六七三期开设的“小高尔夫球专页”上隆重推出“沈阳同泽特式球场介绍”专版。据该文介绍,所谓“微高尔夫”,即是一种微缩的高尔夫球场,它因地制宜,在较小的空间内让人们体验高尔夫球运动的乐趣。

中国首个“微高尔”球场是张学良于1930年8月23日在沈阳创办的,首日免费,之后的收费也不算太高。球场构造颇具亮点,竟是按照“京津冀”一体化的地理模式来设置场地的——全场设九区九洞,标准杆数50下,这一杆杆挥下去,从设置好的第一区“沈阳东塔”,出“山海关”,逛“天津”,入“北平”,上“天坛”,进“中山公园”,游“北海”,过“明十三陵”,最终落在了“颐和园”,这是何等巧妙的设计,难怪《北洋画报》作者大赞:“打球一周,不啻作沈平间小游也”。

新中国网球事业的发展也有少帅的一份贡献呢!

除了高尔夫,网球也是张学良挚爱的运动之一。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先被软禁在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镇雪窦山的“中国旅行社招待所”。这段时间,张学良由于凤至陪着,每天打网球。后来,张学良被迁到湘西沅陵的凤凰山,由赵一荻相伴,每天上午打网球、下午钓鱼。

凤凰山的网球场地比较简陋,唯一的一个网球经常打丢,一旦打到树林里找不到了,张学良便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沅陵当地官员听说张学良酷爱网球却苦于没有一展身手的条件,便派了一个施工队在张学良的住处建起了一座网球场。现如今,沅陵凤凰山的张学良旧居以及网球场、钓鱼台、钓鱼池都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国上将吕正操曾是张学良的副官和内务秘书。受张学良影响,他也一边学英语一边打网球,同样成了一位终生的网球爱好者。年届九旬时,吕老还坚持每周打四五场网球,一打就是一两个钟头。吕正操生前一直担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为推动基础薄弱的中国网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吕正操对网球的贡献,或许相当一部分也可以记在张学良的账上吧。

光玩飙车太LOW了少帅玩的是飙车+造车

“富二代”大都爱玩车,张学良也不例外。

摩托车刚传入中国时,他便喜欢上了这个“洋玩意”,自己在天津的洋行买了一辆美国产的哈雷牌新型摩托车。他不仅在市内骑行,还骑着摩托车“远行”,从天津骑到北京,再从北京骑到天津,行程中的劳累和长时间的风寒,一度使他患上了重感冒,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

1925年,张学良又迷上了开汽车,关于他开车的故事流传甚多,比如,开车把乡长从北京市区送到通州、乡长还误把他当成司机什么的;作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携美女开洋车拉风什么的对他来说也是常有的事。还有传言说,西安事变后被拘的张学良曾向老蒋提了俩要求:一美女:赵四小姐陪他,二香车:运送他的豪车。

但如果少帅对车的迷恋仅仅只在“玩”的层次那就太小看他了,少帅爱车,但他的志向不仅是爱开车,更是要造车——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1929年的一天,在和自己的结拜兄弟李宜春对弈的一场棋局中,张学良一反常态的把自己的“车”郑重地摆在棋盘上。时任辽宁迫击炮厂厂长的李宜春当然明白张学良想要什么,两个人随后一拍即合,热烈讨论起如何制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来。

张学良和李宜春从美国买来一辆“瑞雪”牌卡车,李宜春带领工人把车拆卸成1750个零部件,根据当时的制造能力,对其中大多数能够仿制的零部件进行复制再生产,最后再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

两年后的1931年5月31日,辽宁迫击炮厂成功研制出第一辆1.8吨75型载货汽车,心系天下的张学良给这部车命名为“民生”。在当时研发和生产都极度落后的条件下,“民生车”整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高达70%,张学良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中国汽车制造的鼻祖。

只可惜短短半年后,东北地区相继沦陷,侵华日军抢走了制造厂生产储备的所有汽车和机器零件,刚刚起步的民族汽车工业被扼杀在襁褓中。

中国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正是他资助的

不仅自己是个爱运动的活力boy,作为有权又有钱的“官二代”+“富二代”,少帅也相当注重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和钱帮助推动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

1923年创办东北大学时,张学良就提出了“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重体育”的主张。

1927年的一天,刘长春在大连体育场踢足球,当时在东北大学足球队的张学铭(张学良的胞弟)发现了这位速度如风的少年,张学铭随后便向东北大学极力推荐刘长春,并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一直重视体育的张学良。很快,东北大学体育系就破格录取了刘长春。

1929年,华北运动会在张学良的竭力支持下在东北大学运动场举行,张学良亲任名誉会长。这次运动会上,作为东北大学代表队的刘长春一举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记录,成绩分别是10.8秒、22.4秒和52.4秒。看到刘长春的成绩,张学良亲自给他颁发奖品,并高兴地说:“刘长春是东北和全国的光荣,我们能培养出这样的名将来,该多么的骄傲!”

1932年7月1日,在东北大学第四届学生毕业典礼上,张学良语出惊人地宣布:刘长春、于希渭将代表中国去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他还以个人名义捐出8000大洋作为代表团赴美经费。

第二天,张学良在自己的官邸为刘长春和教练宋君复送行。由于日本人的阻扰,于希渭未能登上赴美的航船,最终,刘长春孤身一人悲壮上路,成为站在奥运会运动场上的第一位中国人。

善书法爱收藏:诗情画意的生活才是高品的!

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学良,是典型的能文能武型高富帅,这样的高富帅得是多少女人的理想男友啊…与颜值、财力、家世相比,一个男人的才华有时候更能成为女人的一剂“春药”。别以为少帅是一介武夫,比起才华来,他又能甩掉他人好几条街呢!张学良国学功底深厚,精于诗词,更擅长书法。下面重点说说他的书法,张学良能写得一手好字,行书、楷书、隶书、篆书皆有功底,尤其篆书最为人称道。

张学良从小接受了很好的古文读写训练,书法更是由当时的书法名家教授,对他指导最大的是白永贞、金梁、林汝助三位老师。张学良师从白永贞虽然只有一年多,但书法长进很多。金梁是当时东三省博物馆馆长兼奉天通志馆总篆、四库全书馆坐办,1929年1月27日,《新民晚报》刊载金梁赠答张学良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偃武修文新一统,将军本色是书生”。必须重点提一下林汝助,林汝助为张学良的书风形成助力不少。林汝助的祖父林钟潢是清代的隶书名家,清代隶书有“南郑北林”之说,其中南郑指郑簠,北林就是林钟潢。林汝助深得家传,书法了得,张学良在他的指导下书法精进很多。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书法作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境状态。年轻时的张学良书法作品富于变化,灵动活泼。“西安事变”之后,在漫长的幽禁岁月里,他的书法作品更显沉稳老练。

张学良除了善书法,也爱收藏。从二十多岁起他就开始收藏书画等艺术品,收藏历史长达七十多年,自认中国北方收藏第一。他曾收藏古代书画600余件,其中有王献之的《丙舍贴》、小李将军的《海市图》、董源的《山水卷》、郭熙的《寒林图》、宋徽宗的《赦书》、米友仁的《云山图》等,均为珍品。在张学良的收藏中,最为著名的大概要算王献之的行书名迹《舍内帖》。“九一八”之后,《舍内帖》与其他很多书画藏品均被日军将领盗走。《舍内帖》后曾短暂收藏于伪“奉天博物馆”中,抗日战争结束后,流入日本,今已不知下落。《舍内帖》是张学良一生收藏中价格最为昂贵的一件书画名迹,他晚年在对唐德刚教授“口述历史”时,依旧对《舍内帖》念念不忘。1994年台北苏富比曾推出“张学良定远斋藏书画”专场,所藏书画拍品无一流标,当时总成交额近1.4亿新台币。

以兰为伴:我第一爱夫人第二爱兰花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幽禁岁月里,太太赵四小姐和兰花成了陪伴他度过幽暗的支柱,他曾表示:“我第一爱夫人,第二爱兰花”。

对于兰花,张学良曾说:“兰是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兰的境界幽远。不但我喜欢,内子也喜欢”。

张学良养兰花,也算是寄托心志,排解忧思的一个出口。与“花中君子”结缘,张学良说:“兰为我作伴多年,给了我生活的信心,给了我生命”。

在台湾的高墙深院里,张学良有两个兰圃,一个用来种洋兰,一个用来种国兰。张学良亲自种植、浇水、施肥、除虫,他对兰花的品种、生长习性、种植方法都了如指掌。他常对朋友说:“养兰是一种享受,譬如浇水、施肥、移动花的位置、适度的阴凉和适度的阳光等,都有学问。因为养兰,我买了有关兰花的书籍和杂志,而且常向这一方面的专家请教。”他的兰圃中育有200多盆兰花,除了台湾地区的——品兰、蝴蝶兰、缟兰、阿里山无叶兰、达摩兰外,对大陆产的品种,他尤为偏爱。他的兰圃中,不但有江浙的绿云、宋梅、郑同荷、环球荷鼎,也有四川的大红朱砂、春剑牙黄素,广东的报岁白黑、企叶黑墨,还有福建的银边大贡、龙岩素等,几十个名品数百盆。他为每一盆兰花都题书兰名,如“宝岛仙女”、“玉雪天香”、“太阳”等,并用英文在卡片后面注明英文称谓。在兰界,张学良以“赵老先生”闻名,台北地区养兰的人不少,每逢周日,在台北的兰花交易所、花市及园艺所,几乎都可以看到“赵老先生”身影。

1993年4月21日,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在这次博览会上台湾世界交流协会专门设置了“张学良将军与兰花”展馆。会前,张学良将军亲笔写了贺信,全文如下:“兰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品格高超的名花,自春秋时孔子自卫适鲁,作猗兰之操,誉为‘王者之香。’而后历代文人雅士咏歌不绝,左氏不遗梦兰之征,屈子思君纫兰为佩,周易更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是将君子比德于兰,而非以兰比德于君子。”

张学良与台湾的世界兰蕙交流协会会长黄秀球在欣赏兰花

1997年,中国北海第七届兰花博览会期间,张学良送来3盆参展兰:墨兰、金花三金嘴和新品种寒兰大出风头,倍受兰界赞赏。

在他离开台湾赴美定居以前,他亲手栽培的兰花已多达300盆,他委托来自台湾的世界兰蕙交流协会会长黄秀球代养,并全部送给了世界兰蕙交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