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歷史 > 

成語故事

 > 列表
  • 滄海桑田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從前有兩個仙人,一個叫王遠,一個叫麻姑。一次,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到了約定的那天,王遠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從的簇擁下,坐在五條龍拉的車上,前往蔡經家。但見他戴着遠遊的帽子,掛着彩色的綬帶,佩着虎頭形的箭袋,顯......

  • 白龍魚服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春秋時期,吳王過煩了宮中的生活,於是想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到民間去走一走,還想和他們一同飲酒。這決定可嚇壞了滿朝文武官員。若是吳王在出行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危險,誰能擔當起這個責任?大夫伍子胥也認爲一國之君混跡在百姓中......

  • 請人捉刀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牀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魏武帝曹操要接見匈奴的使者,他自己......

  • 大腹便便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東漢桓帝當政的時候,陳留郡有個名叫邊韶的讀書人,字孝先。他比較有才華,所以,在沒有當官之前,在陳留郡教着幾百名學生。邊韶這個人除才華橫溢外,嘴皮功夫也比較厲害。說起話、講起課來頭頭是道,從沒有回答不出問題來的。不過......

  • 楚弓楚得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據《說苑·至公》記載: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楚共王有一......

  • 望門投止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張儉是東漢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出身名門望族,祖上是楚漢時代曾和劉邦並列諸侯的趙王張耳,他以操行高潔聞名當世。張儉曾做過山陽東部督郵,深受漢桓帝寵信的中常侍侯覽,家鄉就在山陽郡。侯覽是當時權勢很大的宦官,他不......

  • 鑿壁借光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西漢時期,有個貧苦農夫的孩子,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爲家裏實在是太窮了,沒錢去學堂學習。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纔有了閱讀書本的能力。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

  • 喋喋不休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張釋之是堵陽人,字季,是漢朝的廷尉。一次,他跟隨漢文帝出行,登臨虎圈,漢文帝詢問書冊上登記的各種禽獸的情況,問了十幾個問題,上林尉只能東瞧西看,全都不能回答。看管虎圈的嗇夫從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問題,答得極周全。......

  • 顧左右而言他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戰國中期,有一個名叫孟子(又稱孟軻)的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據說,有一次,他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爲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託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捱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

  • 近水樓臺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非常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小的時候,家裏非常貧窮,但他學習刻苦,博覽羣書。後來,他做過右司諫、知州、參知政事等地位很高的大官。他曾在岳陽樓題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而身爲......

  • 坐井觀天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在一口廢棄的井裏,居住着一隻青蛙。這隻小青蛙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可滿意啦,一有機會就要吹噓一番。有一天,它吃飽喝足後,蹲在井欄上閒得無聊,忽然瞧見不遠處有一隻大海鱉在散步。青蛙趕緊扯開嗓門喊起話來:喂,海鱉兄,快過來,快......

  • 簞食瓢飲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孔子一生共收了三千名學生,其中得意門生有七十二個。而在這七十二人中,他最喜愛和器重的是顏回。顏回身材不高,性格內向,沉靜寡言。顏回對孔子十分尊敬。他對孔子的教誨身體力行,有了錯誤就努力改正,從不再犯第二次。孔子曾......

  • 請君入甕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唐朝女皇武則天,爲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爲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有一次,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裏,上面的內容寫......

  • 按圖索驥的含義 按圖索驥的故事及成語解釋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着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爲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據說,伯樂把自己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

  • 黃粱美夢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位姓盧的讀書人,人稱盧生。這一年,盧生要進京考取功名,走到邯鄲時天已到中午了。於是,他在邯鄲北邊找了一家客店,住下來歇歇腳。恰巧,道士呂翁也住在客店裏。於是,盧生和呂翁就坐在一張席子上,說東道西地談起......

  • 雪中送炭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輕的時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來之不易。因此,他特別愛護老百姓。淳化四年的冬天,東京(今開封)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掛有一尺多長,在清冷的冬天,在不足以給人任何溫暖的陽光照射下,像一把把垂......

  • 一開頭的成語 一座皆驚一字之師一字一淚一字一板一字千金一字不苟一字褒貶一柱擎天一擲千金一紙空文一知半解一針一線一針見血一朝一夕一着不慎,滿盤皆輸一張一弛一語中人一語破的一語道破一隅之見一應俱全一意孤行一以貫之一以當十......

  • 亡羊補牢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戰國策》記載:“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接下來,我們便來簡述一下這段話的來歷。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莊辛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裏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

  • 聲名狼藉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秦始皇在世時,十分信任大將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個大臣,名叫趙高,此人身體強壯,並對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爲中車府令,並命他當自己的小兒子胡亥的老師。有一次,趙高因爲受賄舞弊,犯了大罪,剛好蒙毅受理這個案件,蒙毅......

  • 好大喜功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李世民跟隨父親李淵趁隋末之亂起兵,南征北戰,打了無數勝仗,爲平定內亂,建立李唐王朝,立下了大功。後來,李世民繼承了李淵的王位,成爲唐代的第二代君王。唐太宗李世民作爲中國歷史上着名的有所作爲的開明君主,作爲一位文武兼備......

  • 人傑地靈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釋義】傑:指有傑出才能的人;靈:特別美好的意思。傑出人物在哪裏出生或曾到過那裏,所以那裏就成了名勝之地。【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聞名中外的滕王閣於公元663年重陽節落成。當時的洪州閻都督遍邀當地名士共赴......

  • 精衛填海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傳說,炎帝神農氏最寵愛的女兒女娃,模樣長得纖秀,卻有着堅強的性格。姐妹們都喜歡打扮,惟獨她酷愛體育,尤其水上運動,游泳划船,跳水衝浪。一天清晨,風和日麗,正是出遊的好時光。女娃駛着一葉輕舟,在碧波盪漾的東洋大海上游蕩。海......

  • 得過且過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相傳在山西五臺山上,有一種形狀像雞的小鳥,名叫寒號蟲(鳥)。古書上又稱它爲盍(hé)旦、曷旦或獨春。它生着四隻腳,兩隻肉翅,不能飛得很遠。拉下來的糞像豆子一樣的大,潮溼時氣味臊惡,乾燥以後變得黑而光潤,就是醫家所說的......

  • 安如泰山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西漢景帝時,吳王劉濞府中的一個郎中叫枚乘。枚乘,字叔,西漢淮陰(今屬江蘇)人,是漢代着名的文學家。吳國是當時諸侯國中的大國,吳王劉濞野心很大,對中央政權心懷怨恨,暗中圖謀叛亂。漢景帝任用頗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錯爲御史大夫,晁......

  • 紀昌學射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一天,有個叫紀昌的人來拜飛衛爲師,想跟着飛衛學射箭。飛衛收下紀昌作徒弟後,對紀昌學習射箭管得可真叫一個嚴啊!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對紀昌說:你是真的要跟我學射箭嗎?要知道不下苦功夫是學不到真本領的。紀昌說:只要能學會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