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活 > 歷史 > 野史祕聞 > 甲午海戰後中國被帝國主義列強恥辱性瓜分

甲午海戰後中國被帝國主義列強恥辱性瓜分

推薦人: 來源: 奮鬥學識館 閱讀: 1.4W 次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隨即興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甲午海戰後中國被帝國主義列強恥辱性瓜分

由於在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中,俄方力阻日本割讓遼東,清方認爲俄方有恩於中方,遂在外交上完全倒向俄方。

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清方派李鴻章爲“欽差頭等出使大臣”到俄國慶賀,並在莫斯科同沙俄政府代表、財政大臣維特和外交大臣羅巴諾夫簽訂了《中俄祕密協定》即《中俄密約》,又稱《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

《中俄密約》表面上是中俄兩國共同對付日本的軍事同盟條約,實際上卻是沙俄在“共同防禦日本”的幌子下奪取在中國東北修築鐵路的特權,進而爲獨佔中國東北創造條件。《中俄密約》是在極其祕密的情況下籤訂的,但內容很快被披露出來,從而引起國際上瓜分中國的浪潮。

英國希望“增兵於中國”。《字林西報》甚至揭露稱:“德皇前曾明說,不論何國割分中國,德必求其所應得之份。而法國已將中國西邊及西南各省,劃爲己有,俄之不欲瓜分中國,其意向與英合,今立此約,雖不分而自分,亦可見其存心之深矣。將來中國果爲各國所分,作史者必記之曰:瓜分之日,始於俄國欽差甘雪尼(即喀西尼)伯駐北京之時。”

德國還明確提出瓜分中國的方案:俄據黃河以北,英佔有長江流域,“至於德國之願甚廉,但得其中之腴地,黃河與揚子江之間,其心已滿矣”。再加上日本對東南沿海、法國對南部領土的覬覦,大清帝國已經再無剩土了。

落後就要捱打。清政府的無敗無能至淪喪大片國土,民族尊嚴盡失。而今百年後的中國已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巨龍從此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