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活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李自成神祕失蹤後的最終結局到底如何路

李自成神祕失蹤後的最終結局到底如何路

推薦人: 來源: 奮鬥學識館 閱讀: 2.67W 次

李自成,字鴻基,陝西延安府米脂縣人,是明末農民起義軍最主要的領袖之一,又稱李闖王。崇禎三年(1630年),李自成在陝西米脂揭竿而起,聚衆起義,後來,又率衆投奔了當地的另一股農民軍高迎祥。崇禎九年,高迎祥被俘就義之後,李自成被推爲闖王,成爲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李自成很會用兵,他知曉明軍的實力,很會利用地形有時聚殲敵人。在他的領導之下,起義軍連戰連捷,先後攻陷了很多明朝州府,並順利的進入四川,擊殺明朝總兵侯良柱。崇禎十年的冬天,李自成率衆圍攻成都,因實力懸殊,攻城失敗,後又在梓潼遭到明朝總兵左光先的伏擊。將士傷亡慘重,幾乎全軍覆滅,李自成僅率領部將劉宗敏等十八騎勇士突圍逃入陝西的深山之中。

李自成神祕失蹤後的最終結局到底如何路

崇禎十二年,李自成經過三年的準備和恢復,再次舉兵攻明。轉戰陝甘、河南一帶,在河南李自成斬殺明朝的萬安王。順利得與當地農民軍首領會師,部衆發展到數十萬人之多。後李自成率軍連戰連捷,攻克宜陽,取得盧氏。李自成在轉戰的過程中,先後有許多有知識的人加入,如對李自成產生了重要影響的牛金星、李巖等人就是在這一時期加入李自成的起義軍的,並很快成爲心腹謀士。後來李自成採納李巖的建議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迎闖王,不納糧”,李自成的起義軍得到勞苦大衆的一致擁護。崇禎十四年春,李自成在城內守軍的策應下攻陷洛陽,殺死了民憤極大的福王朱常洵。不久李自成又率軍圍開封,數攻不克,轉戰鄧州,擊殺明朝總督傅宗龍。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與羅汝才以20萬的部隊再圍開封,激戰20餘日未能攻克,但卻回師攻破河南襄城,俘斬明總督汪喬年和降明的農民軍首領李萬慶。繼而攻克陳州,與當地農民軍會合,返師第三次圍開封。先殲滅出城突襲的三營明軍,後連破鄭州、滎陽、上蔡,掃清開封周圍明軍據點。明督師丁啓睿、總兵左良玉率師十餘萬挺進朱仙鎮。李自成以部分兵力繼續圍城,率主力佔領朱仙鎮有利地形迎擊明軍,獲得大勝,俘虜明軍數萬人。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攻克襄陽,提出了“三年不徵,一民不殺”口號,李自成被擁爲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隨後,李自成採納謀士顧君恩計策,制定先取關中、再攻山西、後取北京的作戰方略。親自率大軍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戰中殲滅明軍4萬餘人,迫使孫傳庭敗逃陝西。乘勢追擊,盡殲鎮守潼關的明軍,擊殺孫傳庭,佔領潼關、西安等地。隨即分兵追殲明軍殘部,連下延安、漢中、榆林諸重鎮。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李自成稱大順王,改西安爲西京。隨後李自成率軍強渡黃河,攻進山西境內,攻克太原。然後,李自成兵分兩路,一部由大將劉芳亮率領攻河北,自己同大將劉宗敏率主力部隊北上寧武關,從北面迂迴圍攻北京,李自成率領大軍順利攻下大同、宣府、昌平。於三月十七日攻到北京城下,此時,明朝的崇禎皇帝已經無軍可調,守城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兵士。崇禎急調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和江南明軍率兵勤王。但是已經爲時已晚,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軍攻破了北京城,崇禎帝朱由檢在萬念俱灰,自縊於煤山之上。

李自成在攻陷北京之後,開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這些農民出身的起義軍將領以爲攻陷了北京,除掉了明朝的皇帝,就是大功告成,可以坐享天下了。李自成和劉宗敏等人也都開始忙於修建宮室,蒐羅美女,對明朝的官員進行追贓。他們沒有及時的追剿依然據有江南的幾十萬明軍,也忽視了重兵在握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起初的時候,李自成還想招降吳三桂。但是,由於義軍將領在追贓的過程中,致使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自殺殉國,更讓他不能忍受的是,自己心愛的寵妾陳圓圓也被義軍大將劉宗敏搶了過去。吳三桂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的多爾袞,開啟城門引兵入關。

在清軍和明朝降兵的合擊之下,李自成的大順軍節節敗退。一直退到了陝西潼關,潼關之戰,大順軍再次失利,被迫退出陝西,轉戰河南、湖北。準備奪取東南作爲抗清基地,但是清軍卻對大順軍緊逼不放。派出重兵節節阻擊,南明政權的明軍也順勢攻擊大順軍。導致李自成在湖北武昌、陽新、江西九江接連失利,東下的去路也被切斷。

後來,李自成率軍到達九宮山一帶,此後便失去了蹤跡。幾十萬的大順軍也像蒸發似的,一下子就沒了,而關於李自成最終的結局,後人也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

其中一種最具代表性說法是李自成在九宮山被地主團練攻殺。提出這種說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奏報和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阿濟格的奏報中稱:“李自成兵盡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他派人前去驗屍,而屍體已經腐爛,無法辨認。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也稱,自己的部衆將李自成斬於九宮山下,只是丟了首級。但是,這兩個說法似乎都存在許多可疑之處,令人難以盡信。

因爲李自成是一位“萬金之賞莫能購,十道之師莫能徵"的軍事奇才,不僅驍勇異常,而且還很有謀略。他的生死對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統治者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在阿濟格和何騰蛟的報告都存在模糊之處。阿濟格的奏報中說李自成的屍體“屍朽莫辨”,何騰蛟的報告中則稱屍體無頭。也就是說兩位將領都沒有親自看到死得這個人就是李自成。而是根據別人的報告,臆斷這就是李自成,便急忙上了摺子功請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時,手下尚有40餘萬兵馬,駐九宮山一帶的至少也有數萬人,絕非奏報中所稱的僅帶20名親信。況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殺,他的幾十萬大軍豈能善罷甘休?九宮山能平靜嗎?然而,事實上,當時九宮山很平靜,那幾十萬大軍也很平靜。也就是說,李自成遇難九宮山說,要麼是兩位將領爲了邀功請賞而造出來的,要麼是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故意施放的煙幕彈。用李自成以死作緩兵之計。這樣一方面,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清軍對他的攻擊。以便可以等待時機成熟時東山再起。

另外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李自成沒有死,而是在夾山寺出家做了和尚。這一說法,最早見於《澧州志林》的記載,書中說李自成兵敗之後並沒有死,而是跑到了湖南的石門夾山寺出家做了和尚,法號奉天玉。後來這個人便到夾山寺探訪,寺中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和尚還記的夾山寺過去的事情,告訴他奉天玉和尚是順治初年入寺的,聲音像是西北的人。他還在寺中他親眼見過一幅李自成的畫像。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據考查,在一個瓷壇中盛的遺骨,與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與李自成家鄉陝西米脂縣的習俗相同。此後,考古人員又在夾山寺“敕印”的石龜和“奉天玉詔”銅牌,“敕”字和“詔”都是皇帝的專用名詞,由此可見,這個奉天玉極有可能就是做過皇帝的李自成。但對這一說法也有人持有異議。他們認爲,奉天玉大和尚的墓和其他文物的發現,只能說明石門夾山寺確實有奉天玉大和尚這個人,但並不能證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澧州志林》中描述的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與事實不符,李自成在夾山寺出家一說,也還有待商榷。

近來又有人對李自成的生死提出更新的說法,認爲李自成兵敗後,沒有出家做和尚,也沒有在九宮山遇難,而是輾轉來到粵北樂昌的金城山,在那裏繼續從事抗清鬥爭,後來因叛徒出賣而受傷,死於馬背之上。

當然,以上的三種說法,都各有一定道理,但都是一家之言,並非定論,李自成兵敗後的結局,目前仍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