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幼兒教育 > 好父母七個影響孩子的好習慣

好父母七個影響孩子的好習慣

推薦人: 來源: 奮鬥學識館 閲讀: 1.18W 次

父母可以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祝福,也可能是最大的傷害,這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和行為,是否幫助或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一個好父母不僅關注孩子的身體成長,是否長高、長胖、有沒有生病等,更要關注和幫助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發展。

好父母七個影響孩子的好習慣

不論你是否同意“三歲定終生”這句話,我們從人的心理髮展研究來看,嬰幼兒和孩童時期是塑造人格特質和影響心理狀態的重要時期。我們今天要從父母的七個好習慣,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安全感、親密感、規律性、自信心、情感力和責任感等七個特質和能力,促進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發展,帶給孩子一生最大的祝福。

習慣一 讓孩子做他可以做的事,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讓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和學習新的事物,對幼兒身心發展是至為重要的,父母能按照孩子的能力給予適當的任務,例如:如廁、吃飯、收拾玩具、穿衣服等。孩子學會和完成一項任務時,能獲得成就感和提升自信,有助於培養獨立自主和充滿自信的性格,而不是依賴、懶惰、自卑。

我認為“過度勤勞的父母造就懶惰的孩子”,過度呵護孩子反而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對幼兒而言,很多事物都是新鮮的,父母需要的是耐心指導和陪伴他學習,而不是幫他做。

習慣二 用愉悦心情和孩子相處,促進孩子的安全感

幼兒的心理和心靈感受力是極為敏鋭的,也容易受到父母的感染,父母的情緒特徵和思維模式常會傳遞給孩子。從心理髮展階段來看,嬰兒期是形成一個人信任或懷疑的重要階段,温暖、關注、友善的父母使孩子更有安全感、信任感,反之,父母經常焦慮、憤怒、情緒起伏,孩子將變得容易猜疑、缺乏安全感。

面對孩子前,父母要先調整好情緒,放下工作、生活等各種焦慮和壓力,輕鬆地與孩子游戲和學習。更要記住,不要把你的怒氣發泄在孩子的身上。

習慣三 經常與孩子的身體接觸,增強孩子的親密感

父母與孩子經常有肢體接觸,包括:擁抱、親吻、牽手、輕拍、眼神接觸等,孩子將感受到温暖和親密,有助於孩子未來與人能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相對的,孩子在幼兒時期較少被擁抱或身體接觸,容易變得冷漠、與人疏離。

建議父母每天有兩到三次,對孩子進行全身的輕拍或撫摸,依序為頭部、臉頰、手臂、手掌、胸部、腹部、腿部、腳掌,要注意你的力度,還有父母講話時用眼神自然地看着孩子,牽着孩子的手走路,這都有益於親子關係的親密。

習慣四 設置孩子和家庭生物鐘,建立孩子的規律性

家有嬰幼兒時,家庭生活作息常變得一團亂,這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弄得父母精疲力竭。幼兒應該要開始學習時間觀念和規律生活,鼓勵父母每天為嬰幼兒安排不同的活動,幫助孩子的多元智能發展。

例如:吃飯或喝奶時間、如廁時間、遊戲時間、學習時間(聽音樂、畫畫、講故事等)、户外活動時間,將這些活動做成日程表,並在每個時段在明顯處掛上那個時段活動內容的小牌子,如遊戲時間可以在牌子寫着“遊戲時間”或畫個玩具,這樣孩子也開始知道和學會在每個時候做應做的事。

習慣五 對孩子多些鼓勵和肯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是否有自信常取決於父母教養的態度。父母常會有意或無意地指責或否定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連這個也不會”,或拿他和別人比較,“你看小華多乖,哪像你這麼頑皮”,孩子會逐漸變得退縮、害怕失敗、沒自信。父母要記住:“你給孩子什麼,孩子就是什麼”。

對幼兒而言,很多事情都是新奇的、第一次學習自己吃飯、上廁所、玩玩具等,他需要不斷地探索、嘗試、學習,甚至犯錯,父母要學會讚賞和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並耐心指導他不足的地方。對於孩子的成長,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為重要,在成長過程中,從父母的鼓勵和肯定中,建立孩子的力量感和自信心。

習慣六 接納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提高孩子的情感力

在家庭生活裏,父母能允許和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和想法,同時也能理解和共情他人的情緒感受,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情緒商數(EQ)和情感能力。“不要哭”、“不可以生氣”、“不要多嘴”,這些消極方式壓抑孩子的表達,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和尊重,容易形成情緒障礙。

父母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並引導他合理地表達出來。當他哭泣的時候,可以對他説:“你看起來很傷心,是什麼事情讓你感到傷心,可以告訴我嗎?”,也可以進一步給予共情,“你是不是因為小朋友不理你,才感到傷心?”。

習慣七 建立孩子和家庭的規則,養成孩子的責任感

家庭規則是一個健康家庭的重要指標,孩子從小就在家庭裏學會了解自己的角色、任務和責任,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孩子將更有責任感、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並有助他未來在學校裏、步入社會後的適應能力。相對的,一個沒有家庭規則的孩子,將變得無法控制自己、不為自己負責任。

家庭規則可隨着孩子的成長而有所變化,幼兒時期的規則通常以生活規則較多,例如:“要專心吃飯,吃飯時不可玩玩具或看電視”、“要自己收拾玩具,沒有收拾好的玩具一週不能玩”、“每天晚上九點上牀睡覺,經過父母同意才能延後”、“買玩具要和父母討論,不理會哭鬧的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