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历史 > 

成语故事

 > 列表
  • 朝三暮四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只猴子。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能交流沟通了。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

  • 纪昌学射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一天,有个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想跟着飞卫学射箭。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管得可真叫一个严啊!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说:只要能学会射......

  • 发蒙振落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西汉时期,掌管封爵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汲黯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的疾苦。一次河内失火,武帝派他去视察,他到河南,见正遭水灾,饥民塞路,父子相食,饿死沟壑者......

  • 暗箭伤人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庄公手下有两位宠臣,一个是以仁孝闻名天下的老将军颍(yǐng)考叔,另一个是英俊倜傥的青年将军公孙子都。孟子曾赞扬这位青年美男子说:不知道公孙子都长得好看的人,就是没长眼睛的人。公孙子都平时恃宠骄横,......

  • 一鼓作气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认为齐国一再欺负他们,忍无可忍,决心跟齐国决一死战,便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应战。齐国进攻鲁国,也激起鲁国人民的愤慨。有个鲁国人叫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要求参加抗齐......

  • 别开生面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唐代着名的画家曹霸,擅长于画人物和马。他的名声传到京城长安,连深居宫廷的皇帝唐玄宗也知道了。玄宗经常召他进兴庆宫,命他当场作画,并时常给予丰厚的赏赐。由于曹霸受到皇帝的宠幸,长安城里的王公贵族和官宦人家,都以藏有......

  • 索米长安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汉朝时期,有一个名叫东方朔的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且性情诙谐。起初在京城长安做公车(一个很小的官),起初还非常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东方朔就犯嘀咕了。眼看董仲舒、公孙弘官居显赫,自己却仍然是个小小的公车待诏,无权无势,自然很......

  • 超群绝伦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重要将领。刘备当平原国相后,关羽和张飞分头率领他的军队。他们三人同睡一张床,情如兄弟;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总是侍立在刘备身旁。刘备跟随刘表后,关羽跟着依附。后来,刘备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

  •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草木皆兵:把草和树木都当做了敌人的兵将。形容人在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

  • 安如泰山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府中的一个郎中叫枚乘。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着名的文学家。吴国是当时诸侯国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恨,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颇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

  • 喋喋不休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是汉朝的廷尉。一次,他跟随汉文帝出行,登临虎圈,汉文帝询问书册上登记的各种禽兽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只能东瞧西看,全都不能回答。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答得极周全。......

  • 以身试法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西汉时期,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叫王尊。王尊从小失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养成人。伯父家里比较贫穷,王尊每天都要给别人放羊,以此贴补家用。王尊平时最爱读书,放羊时总要带些书阅读。他自学史籍,从书中学到许多刑律知识......

  • 洛阳纸贵的含义 洛阳纸贵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晋代着名的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既顽皮,又不爱读书,加上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说话又结结巴巴的,他的父亲左雍很看不起他,常常对外人说:我好后悔生了这么个儿子。有一天,左雍与朋友们聊天聊到左思,左雍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虽然......

  • 井底之蛙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

  • 顾名思义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在古代,大多数人尤其是当官的人和读书人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号。所谓名,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则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它与名互为表里,因而古人又称其为表字。从《礼记·檀弓上》一书中可以知......

  •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战国中期,有个国君叫梁惠王。为了扩大疆域,聚敛财富,他想出了许多办法,还把百姓赶到战场上,为他打仗。有一天,他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河东荒年的时......

  • 入木三分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大书法家,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之为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世的......

  • 三令五申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春秋时期,有一位着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带着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拜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否可以用我的军队试一试?”孙武说当然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说也可以。......

  • 玩物丧志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威德广播四海。周武王经常派使臣出使边远地区,许多小国慑于武王的威名,先后派人到镐京向他称臣纳贡。当时来自西方的一个使臣进贡了一条犬,叫做獒,獒体形庞大,威猛善斗,与周朝的犬......

  • 出人头地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被人们合称为三苏,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

  • 众志成城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东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贵,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时,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铸大钱,一件是铸大钟。公元前524年,周景王看到造钱的原料非常缺少,就下令实行钱币改革。当时的钱全......

  •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南北朝时期,公元550年,东魏的政治大权被当朝的丞相独揽,这个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统揽着东魏所有的政事,并且有篡权夺位之心。当时的魏孝静帝(元善见)只是一个居其位,不谋其政的皇帝。后来高洋逼迫魏孝静帝退位,将皇位转让......

  • 口蜜腹剑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李林甫,唐玄宗(李隆基)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此人若论才艺,也还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个人品德,那简直是坏到家了。李林甫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的人,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

  • 行将就木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重耳是春秋时晋献公的大儿子,因为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骊姬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于是她接二连三地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后来申生被逼死,重耳和夷吾先后逃奔出国。重耳带着许多忠心的臣子一起流......

  • 高枕无忧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叫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门客,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门客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门客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门客每天吃到的就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