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飲食百科 > 中藥 > 洋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洋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推薦人: 來源: 奮鬥學識館 閲讀: 1.43W 次

大家知道洋蟲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洋蟲的藥用價值吧。

洋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別名】九龍蟲(《綱目拾遺》)。

【來源】為擬步蟲科昆蟲 洋蟲 全蟲

【原形態】身體長橢圓形,長6毫米,暗黑色,有光澤,觸角、口器、足紅黑色。頭散佈頗密的小刻點,前端有橫窪,兩僻有小窩。眼頗大。觸角粗,4~10節寬過於長,末節略較窄,較長,幾乎呈圓形。前胸短,寬過於長,並不窄於鞘翅,前端窄,兩端近基部略縮窄;背面兩側略窪,前端中間有時有小窩;後緣兩端有寬而淺的凹;后角鈍直角形,前角鈍。小盾板鈍倒卵形,散佈極小刻點。鞘翅頗細長,刻點行細,行間有頗密刻點。腹部刻點密。成蟲壽命約3個月。

【生境分佈】分佈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南太平洋菲吉羣島及我國海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有飼養。

【性味】《綱目拾遺》:"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温中理氣。治勞傷咳嗽,吐血,中風癱瘓,跌打損傷,心胃氣痛,噎膈反胃。

【用法用量】內服:生吞、研末或入丸劑。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五勞七傷:白茯苓三錢,洋蟲七個。搗爛。每日空心酒沖服,以復元為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藥性考》。《綱目拾遺》:洋蟲,出外洋,明末年始傳入中國;或雲出大西洋,康熙初年始有。此物形如米蛘子,初生蟻,如小蠶,久則變黑,如豆瓣,有雌雄,今人用竹筒置谷花飼之。性極畏寒,天冷須藏之懷袖中,夜則置衾褥間,否則凍死。極蕃衍,有飼以茯苓屑、紅花、交桂未者,則色紅而光澤可愛,入藥尤良。

洋蟲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體質症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