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飲食 > 健康飲食 > 全麥食品or小麥粉食品?你被“概念食品”忽悠了

全麥食品or小麥粉食品?你被“概念食品”忽悠了

推薦人: 來源: 奮鬥學識館 閱讀: 2.59W 次

最近市面上悄悄興起的“黑蒜”,商家聲稱是對大蒜進行60至90天的發酵熟成,分解出的果糖與氨基酸使大蒜由白色變為黑色,具有降血壓、防癌症等功效,價格比普通大蒜高出近10倍。

全麥食品or小麥粉食品?你被“概念食品”忽悠了

全麥食品or小麥粉食品?你被“概念食品”忽悠了

全麥食品or小麥粉食品?

超市裡,銷售麵包的區域,我們不難發現,許多面包的包裝上都赫然的打上“全麥”二字。然而,拿起來一看,配料表上排在第一位的卻是“小麥粉”。許多人都混淆了全麥的概念,真正的全麥麵包,是用沒有去掉外面麥麩皮和麥胚的全麥粉製作的,而非小麥粉,這樣製作出來的麵包,顏色有點微微褐色,肉眼可以看到很多麥麩的小顆粒,口感也比較粗糙,但是香氣濃郁。

超市裡,銷售麵包的區域,我們不難發現,許多面包的包裝上都赫然的打上“全麥”二字。然而,拿起來一看,配料表上排在第一位的卻是“小麥粉”。許多人都混淆了全麥的概念,真正的全麥麵包,是用沒有去掉外面麥麩皮和麥胚的全麥粉製作的,而非小麥粉,這樣製作出來的麵包,顏色有點微微褐色,肉眼可以看到很多麥麩的小顆粒,口感也比較粗糙,但是香氣濃郁。

日本豆腐實非豆製品

說起豆腐,有一種叫做日本豆腐的東東十分得人鍾愛,日本豆腐表皮焦黃富有彈性,而裡頭卻是黃澄澄,軟滑無比的。

但日本豆腐裡頭,完全沒有“豆”的成分,以水、雞蛋、鹽等成分製成,不同於正常豆腐,鈣含量很少。而傳統的豆腐則是由黃豆製成,黃豆泡漲後磨成豆漿,再“點滷”而成,鈣含量十分豐富。

果醋飲料不等於果醋

近年來,果醋飲料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高頻“座上客”,關於果醋有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通過廣告效應為許多人所知悉。

但是市面上售賣的果醋飲料並不等同於果醋,這類飲料雖然也以水果味主要原料輕微生物發酵,但是還有不少的色素、香精、果汁、甜味劑等新增,其醋酸含量較少,而營養不大。真正的果醋是以葡萄蘋果等水果為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經和醋酸發酵而成的,其醋酸含量必須大於5%。

乳酸飲料vs酸奶

酸奶的健康功效想必人盡皆知,不少人習慣每天喝一杯酸奶,有助調節胃腸道功能。酸奶保留了牛奶的營養,又通過乳酸菌的發酵產生了特別的味道和營養。

而市面上的許多乳酸飲料,卻並非酸奶,這類飲料不是通過牛奶的發酵而成,而是經過牛奶、水、白糖、檸檬酸或乳酸調配而成的。產品中也不見乳酸菌及其代謝物,營養價值比較低,而不能媲美牛奶或酸奶。

代可可脂巧克力≠巧克力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是一種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卻不會升高膽固醇的健康油脂。

代可可脂與可可脂在口感上非常相近,但屬於反式脂肪酸。

我國出臺的相關標準中明確規定,代可可脂含量超過5%的不能叫巧克力,選購巧克力要留意配料表。

果汁飲料≠果汁

果汁是指鮮榨或100%純果汁,可以補充維生素、攝取水果營養。

而大多數果汁飲料的果汁新增量在10%左右,個別是5%,基本沒有什麼營養價值,主要靠香精充滿果香,靠色調調整顏色,還會加入各種甜味劑讓它更適口。

果汁飲料的含糖量較高,應該避免多喝。

麥片≠燕麥片

燕麥是用燕麥粒軋製而成的,形狀比較完整,煮出的粥也高度粘稠,能夠降血脂、降血糖,並帶來高飽腹感。

一些營養麥片產品多時混合而成,還加入了麥芽糊精和奶精等,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綠茶飲料非綠茶

綠茶包含抗氧化劑和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可以預防癌症、心臟並衰老和其他老化相關的疾病。但是大部分綠茶飲料中,都加入了糖和其他新增劑,而糖精、防腐劑等,都讓綠茶飲料在健康方面離我們更遠。

爆米花≠玉米

爆米花以玉米為原料,理論上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多酚,有利於健康,但是為了賣相和多口味,商家會用植物奶油代替黃油,還會加上各種各樣的香精和色素,雖然十分誘人,但是營養價值就大打折扣。

如果喜歡吃爆米花,一不可多吃,二儘量不放油脂和香精,就吃原味的。

“無反式脂肪酸”的餅乾點心

現在很多人去貨架上購買甜味零食點心,都會注意看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如果是零,就放心地買回家去,以為它會比較健康。其實,即便反式脂肪酸真的是零,那些高脂肪、高糖、高熱量的零食也是不值得經常吃的,比如派、蛋撻、餅乾、曲奇、桃酥、酥皮點心、起酥麵包之類。

肥胖的罪魁禍首不僅僅是反式脂肪酸,所有脂肪都有令人長胖的能力。目前油脂工業技術完全可以做出來幾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起酥油、蛋糕油、人造奶油之類產品,然而,這些專門用來做點心餅乾,產生香酥口感的,都是半固態的油脂,其中的飽和脂肪含量絕不遜色於豬油。

最近市面上悄悄興起的“黑蒜”,商家聲稱是對大蒜進行60至90天的發酵熟成,分解出的果糖與氨基酸使大蒜由白色變為黑色,具有降血壓、防癌症等功效,價格比普通大蒜高出近10倍。以大豆發酵而成的“納豆”,也被商家宣稱是納豆菌在發酵時與氨基酸作用所產生的,可以促進蛋白質與脂肪的消化,保護腸胃黏膜。是否有效,消費者卻無從考證。

推薦閱讀

  • 1食品新增劑最多的食品排行榜 一包方便麵最多可有25種食品新增劑
  • 2世界十大放心奶粉品牌排名,佳貝艾特是純天然食品,愛他美很安全
  • 3綠色食品指什麼食品
  • 4食品保質期是怎麼確定的 過期食品能不能吃了
  • 5沙拉店十大品牌 TRDLO歐陸輕食提供專業精準的膳食營養搭配
  • 6別被ba忽悠了!一眼看穿護膚品好壞
  • 7垃圾食品有哪些?垃圾食品的危害?十大垃圾食品
  • 8在上海韓國食品試點商店的“代餐乳製品系列” 促銷啦
  • 9清明節後“生髮”食品要慎食
  • 10世界上最大規模超人紀念品收藏 巴西人Marco用7年收藏超人紀念品
  • 11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區別 以後別再弄錯了
  • 122020十大進口食品品牌,老先生食品、易鮮碼頭值得投資
  • 13土豆到底是減肥食品還是致胖食品?
  • 14推薦6種最健康食品 十大垃圾食品不宜多吃
  • 15常吃垃圾食品或使人不再喜歡健康食品
  • 16食品安全和品牌促進計劃打造健康中國
  • 17全麥食品簡單介紹
  • 18縮陰產品效果排名 評價好的品牌不忽悠
  • 19什麼是全麥食品和全穀物食品
  • 20SoleusAir舒樂氏推出新品美妝小冰箱 讓你的妝品鮮活如初
  • 21十大寵物食品品牌排行榜 什麼牌子的寵物食品好
  • 22十個口碑好的休閒零食品牌 老婆大人匯聚了全國各種特色產品
  • 23食品安全手抄報 食品安全手抄報國小生
  • 24膨化食品危害兒童健康 食用膨化食品注意事項